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_97影院午夜伦不卡_午夜电影网VA内射_欧美熟妇喷潮XXXX_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_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_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_日本大色情WWW在线观看_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_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

行業(yè)文化

奮力譜寫交通強國建設的文化篇章——新中國成立75周年交通文化發(fā)展綜述

2024年10月14日來源:中國交通新聞網

文化是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的靈魂。文化興國運興,文化強民族強。在我國一萬年的文化史、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,交通始終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。從古絲綢之路的駝鈴帆影,到航海時代的劈波斬浪,再到現代交通網絡的四通八達,交通推動了經濟融通、人文交流。

新中國成立后,在黨的領導下,交通運輸事業(yè)發(fā)生翻天覆地的變化,我國建成了交通大國,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。與新中國同行,與新時代同行,交通運輸在創(chuàng)造輝煌成就的同時,也形成了璀璨的文化成果。

2023年10月7日至8日,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,首次提出了習近平文化思想,為文化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。回眸過去的“雄關漫道真如鐵”,展望未來的“長風破浪會有時”,新中國75年締造的交通文化,為鑄就交通強國文化新輝煌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賡續(xù)紅色血脈 弘揚交通精神

紅色是中國共產黨、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。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,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。雪山之間、拉薩河畔,巍然聳立的川藏青藏公路紀念碑,見證著70多年前修筑“兩路”的壯烈風云,成為不朽的精神豐碑,體現著交通的紅色底蘊。

今年是“兩路”建成通車70周年,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“兩路”重要批示10周年。2014年,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,高度肯定了“兩路”的歷史功績,指出在建設和養(yǎng)護公路的過程中,形成和發(fā)揚了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,頑強拼搏、甘當路石,軍民一家、民族團結的“兩路”精神。強調新形勢下,要繼續(xù)弘揚“兩路”精神,養(yǎng)好兩路,保障暢通。從那時起,“兩路”精神作為新時代交通精神的代表,成為了全體交通人共同的精神動力和共有的精神家園。

“兩路”留給后人的,不僅僅是兩條重要的運輸生命線,還有寶貴的精神財富。與“兩路”精神交相輝映的,是“挑戰(zhàn)極限、勇創(chuàng)一流”的青藏鐵路精神。

20世紀美國旅行家保羅·泰魯曾在《游歷中國》一書中斷言:“有昆侖山脈在,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”。而在黨的領導下,在交通建設大軍的接續(xù)奮斗下,克服了“高寒缺氧、多年凍土、生態(tài)脆弱”三大世界性難題,于2006年7月1日,實現了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。夙愿實現的背后,除了經濟實力的增強、科技條件的提升,更重要的是與“兩路”精神一脈相承的奮斗拼搏、奉獻犧牲的大無畏精神。

2021年9月29日,在新中國成立72周年之際,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發(fā)布,“兩路”精神、青藏鐵路精神赫然在列。

新時代的交通精神,也隨著交通運輸事業(yè)的大踏步發(fā)展而不斷豐富:

2018年,跨越伶仃洋,東接香港,西接珠海和澳門,總長約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通車,如巨龍騰飛,體現了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,體現了勇創(chuàng)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。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的奮斗精神,鼓舞著交通人繼續(xù)一往無前,締造輝煌。

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面對突如其來的險情,危急關頭沉著冷靜,以強烈的責任意識、嚴謹的工作作風、精湛的專業(yè)技能,克服高空低壓、低溫等惡劣環(huán)境,確保了機上119名乘客和9名機組成員的生命財產安全。英雄機組、英雄機長的英雄精神,激勵交通人把非凡英雄精神體現在平凡工作崗位上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。

2024年8月13日,我國快遞年度業(yè)務量突破1000億件,比去年突破千億件提前了71天。恢弘的數字背后,是無數“快遞小哥”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,起早貪黑、風雨無阻。郵政快遞“小蜜蜂”精神,被社會大眾點贊,也感召全體交通人立足崗位,勤勉工作,為經濟社會發(fā)展貢獻更多的力量。

……

歷史川流不息,精神代代相傳。75年來,一代代交通人團結拼搏,勠力同心,豐富著交通人獨有的精神家園,讓這些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,成為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澎湃動力。

上世紀50年代,甘肅公路嘉峪關養(yǎng)護道班班長鄭占乾帶著妻子及工人家屬們,在戈壁灘上種下排排楊樹,希冀改善惡劣的生產生活環(huán)境。他們如同養(yǎng)孩子一樣養(yǎng)活樹木,最終只有八棵成活到現在。這是戈壁灘上最初的一抹綠意,也讓“八棵樹”精神成為激勵甘肅職工時刻奮進的精神力量。

上世紀60年代末,八十余萬鐵道兵開赴大巴山,投身襄渝鐵路建設大會戰(zhàn)。襄渝鐵路巴山養(yǎng)護工區(qū)的職工們把地質條件最復雜、基礎最薄弱、病害最嚴重的“擔心線”養(yǎng)護成了“放心線”“安全線”,在一代代鐵路人的堅守中孕育了“安心山區(qū)、艱苦奮斗、開拓進取、堅定樂觀”的“巴山精神”。

2023年是中國救撈體制改革20周年。從1951年中國人民打撈公司成立,到2003年《救助打撈體制改革實施方案》實施,再到今天實現全國沿海空中巡航救助聯(lián)動機制建設全覆蓋,交通救撈事業(yè)作為黨和政府的“海上德政工程”,于滄海橫流中顯示英雄本色,在生死關頭展現責任擔當,讓“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,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”的救撈精神時刻熠熠生輝。

太舊精神、穿沙精神、鋪路石精神、燈塔精神、福生莊精神……75年來,30多種交通精神歷久彌新,正在錘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聲聲戰(zhàn)鼓,成為交通文化最寶貴的內核。展望未來,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時代洪流中,新時代交通精神必將為全體交通人貢獻更多的精神財富。

展現英雄風采 當好開路先鋒

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,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。

偉大時代呼喚英雄、造就英雄。英雄輩出,黨和人民事業(yè)就會興旺發(fā)達、長盛不衰。交通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開路先鋒,這個重要論斷背后,是新中國一代代交通人樹典型、學英雄、當先鋒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和英雄輩出的生動局面。

2024年9月29日,新中國成立75周年大慶前夕,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隆重舉行。英雄們乘坐禮賓車,駛上復興路,駛入長安街,駛向人民大會堂,步入金色大廳。

“人民工匠”許振超身姿挺拔,步伐矯健,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了這份沉甸甸的榮譽。從一名普通的碼頭工人成長為“學習型、知識型、創(chuàng)新型”的當代產業(yè)工人杰出代表,“振超效率”享譽世界。多年來,許振超更是全體交通人學習的榜樣。

“在領獎臺拿到榮譽證書和獎章的那一刻,內心既激動又感動!我認為,‘人民工匠’國家榮譽稱號,是奮斗在各行各業(yè)尤其是交通運輸行業(yè)工匠們的共同榮譽,是黨和國家對我們交通運輸行業(yè)廣大職工的高度認可!”許振超激動地表示。

今年5月,在山東日照港考察時,習近平總書記還專門問起許振超的近況。而當時在現場向總書記匯報工作的,就有青島港的另一名先進人物,“連鋼創(chuàng)新團隊”的帶頭人張連鋼。

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霍高原說起與習近平總書記的見面情景:“我跟總書記匯報說,6萬多名山東港口人都是新時代的奮斗者,出現了以‘連鋼’命名的時代楷模創(chuàng)新團隊,是交通強國、海洋強國、科技強國的楷模。”

如果說許振超代表了中國產業(yè)工人精益求精、建設大國的精神風貌。和他同在青島港的張連鋼,則體現了科技報國、向海圖強的時代風采。

作為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創(chuàng)新團隊,自2013年組建以來,在張連鋼帶領下,團隊破解技術難題、構建技術標準,建成了一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碼頭,被稱為中國智慧港口的“拓荒人”。2020年12月30日,“連鋼創(chuàng)新團隊”被授予“時代楷模”榮譽稱號,成為全國重大先進典型。

無獨有偶,今年9月27日,另一名交通人也接受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頒獎。同樣是在人民大會堂,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隆重舉行,這是黨和國家歷史上第一次以黨中央、國務院名義開展這一表彰。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云南省怒江州城區(qū)分公司稱桿鄉(xiāng)郵政所所長桑南才獲得“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”殊榮。

傈僳族的桑南才,在怒江的高山峽谷里送信36年,騎壞了5輛摩托車、磨破了160多個郵包、穿爛了560多雙膠鞋……被鄉(xiāng)親們稱為“托厄哈扒”(傈僳語,意為“送信人”)。去年,他當選為交通運輸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(lián)合推選的2022年“感動交通十大年度人物”。

感動交通年度人物,最美公路人、最美港航人、最美司機、最美海事人……新時代以來,交通運輸行業(yè)開展了一系列發(fā)現感動、尋找最美的活動,不斷延續(xù)和深化行業(yè)“注重培養(yǎng)和發(fā)揮先進典型引領示范作用”的寶貴經驗。

“十五”期間,交通運輸行業(yè)“三學四建一創(chuàng)”,學包起帆、華銅海輪、青島港,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優(yōu)質廉政工程、交通行政執(zhí)法素質形象工程、交通運輸通道文明暢通工程、交通運輸企業(yè)安全效益工程,創(chuàng)建文明行業(yè)。“十一五”期間開展“學樹創(chuàng)”并將此深化為“學先進、樹新風、建體系、創(chuàng)一流”活動,為行業(yè)先進人物持續(xù)涌現奠定堅實基礎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上述活動成果,凝結為十大文化品牌、百家文化建設示范單位和千名行業(yè)先進模范……

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,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。

從許振超到張連鋼;從肩挑小扁擔的楊懷遠到駕駛出租汽車的王建生;從堅守川藏公路雀兒山五道班的陳德華,到服務首都新國門路的方秋子;從“馬班郵路”的忠誠信使王順友,到“雪線郵路”的幸福使者其美多吉……75年來,除了國家榮譽稱號,交通運輸行業(yè)還相繼涌現了包括許振超在內的7名“改革先鋒”、20名“最美奮斗者”、5名“時代楷模”,以及一大批感動交通年度人物、鐵路榜樣、最美快遞員,和全國勞動模范、全國道德模范、中國好人……

先進人物是有形的價值觀、鮮活的正能量。在先進人物的示范引領下,4000萬交通人正在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,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。奮進強國路,闊步新征程,波瀾壯闊的交通強國建設事業(yè),必將涌現出更多的交通英雄、開路先鋒!

繁榮交通文藝 打造文化地標

沉實厚重、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,是一個時代文化高度的重要標志,也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關鍵所在,更是記錄時代、反映時代的生動見證。75年來,交通主題的文藝作品精彩紛呈,交通運輸事業(yè)本身也成為了凝固的、流動的文化地標。

2019年8月,中宣部發(fā)布第十五屆“五個一工程”獲獎名單,以港珠澳大橋為創(chuàng)作藍本創(chuàng)作的《中國橋——港珠澳大橋圓夢之路》獲圖書類特別獎。與其一同獲獎的,還有央視的紀錄電影《港珠澳大橋》。3年之后,在第十六屆“五個一工程”獎評選中,以港珠澳大橋為主題的話劇《龍騰伶仃洋》再獲殊榮。

同一主題、不同形式的文藝作品連續(xù)獲得“五個一工程”獎,這不僅是文藝的奇跡,更是交通的榮耀!長期以來,交通就是文藝創(chuàng)作的富礦。大踏步趕上時代的交通運輸事業(yè),更是為交通文藝提供了無窮的創(chuàng)作靈感和素材積累。

1957年12月31日,作家杜鵬程采訪后難掩激動之情,用一夜時間創(chuàng)作完成《夜走靈官峽》,傳神地反映了寶成鐵路建設“熱騰騰”的生動局面(小說落款是“一九五八年元旦寫于成都”)。鐵凝于1982年創(chuàng)作的短篇小說《哦,香雪》,則細膩描繪了鐵路通到家鄉(xiāng)后,給青年一代帶來的歡樂與憂傷。

時光回溯到1951年。川藏公路建設如火如荼,西南軍區(qū)文工團來到二郎山隧道慰問演出。作曲家洛水為筑路大軍的精神感動,三天時間完成了《歌唱二郎山》的創(chuàng)作。“二呀么二郎山,高呀么高萬丈……”這首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、英雄主義的歌曲,自此成為交通人時刻引領時代的奮進戰(zhàn)歌。

文章合為時而著。若干年后的1992年,北京衛(wèi)視春晚播出了解曉東演唱的《青春的高速公路》。2017年,重金屬風的歌曲《高速公路隨想曲》上線。與之相伴的,則是中國高速公路從無到有,從零到16萬、17萬公里的青春狂想……同時,460多萬公里的農村公路通鄉(xiāng)達村,為黨在基層凝聚民心,也讓《我家門口那條路》MV有了更鮮活的表達。

歷史總是在輪回中,獲得同樣的情感慰藉。1980年,反映長江航運的電影《等到滿山紅葉時》上映,記錄了那個時代的青春夢回。2016年,話劇《又到滿山紅葉時》在京首演。時光仿佛在這里畫上了一個句號,又仿佛留下了無盡的等待給予遠方。直到2018年電影《又見紅葉》殺青,為這浩瀚長江,譜寫了無盡的芳華。

“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,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……”歌唱青藏鐵路的歌曲風靡大江南北,背后則是中國鐵路一日千里的飛馳、跨越。作家王雄創(chuàng)作的高鐵三部曲《中國速度》《中國智慧》《中國力量》,已經翻譯成英、法、德、俄等9種文字對外出版。從綠皮車到“復興號”,高速發(fā)展的鐵路事業(yè),為創(chuàng)作者提供了興致勃勃的靈感。詠贊中國第一條智能高鐵——京張高鐵的詩集《高鐵,高鐵》,受到行業(yè)內外的廣泛矚目。

“復興號”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,大飛機則翱翔藍天之上。快速發(fā)展的航空事業(yè),成為創(chuàng)作者的動力之源。電影《中國機長》《沖上云霄》,小說《平衡》等等,傳神表達了新時代民航人的英雄形象。

新業(yè)態(tài)的發(fā)展,也給文藝提供了新的創(chuàng)作土壤。2024年7月19日,“首屆國際青春詩會——金磚國家專場”在杭州國家版本館開幕,來自金磚十國的72位詩人共赴這場青春盛會、文學盛會。“快遞詩人”王二冬及杭州本地朗誦家共同朗誦了原創(chuàng)詩歌《中國快遞員》:“他們的名字/值得站在一首詩的頂峰/感受高處的雪和陽光……”展現了詩歌在當代生生不息的力量,也反映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一個切面。繼小說《國脈:誰寄錦書來》、電影《信者》、話劇《其美多吉》之后,郵政快遞小哥在文藝作品中有了更鮮活的存在。

建筑本身就是凝固的音樂、詩歌。港珠澳大橋的中國結、北京大興機場的鳳凰展翅、高鐵武漢站的鶴鳴九天……當代交通建筑在注重便利性、舒適性、經濟性的同時,更加注重文化的傳承。北京地鐵四號線的一站一景,則讓世人對運輸文化有了更加深切的把握。

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、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、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。75年來,交通運輸行業(yè)高度重視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發(fā)掘保護。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、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、川藏公路博物館、青藏公路紀念館、中國鐵道博物館……一大批交通主題的博物館、展覽館、陳列室相繼建成,廊橋、古道、驛站、渡口……也在傳承中得到了更好的保護。2023年,《路上的家國——江蘇古代交通文化鉤沉》正式出版,為吳越文化中的交通文化,增添了生動的注腳。

講好交通故事 凝聚奮進力量

著力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,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的有機組成,也是交通文化工作的重要內容。

75年來,交通運輸行業(yè)始終注重在建設發(fā)展的同時,講好交通故事,傳播交通好聲音,以交通運輸事業(yè)的鴻篇巨著,為社會、為時代、為歷史留下更多的正能量。無論是長征路上看交通,還是高鐵引進消化吸收再創(chuàng)新宣傳報道;無論是救撈體制改革10周年的集中采訪,還是改革開放40年的體驗式采訪,交通宣傳報道都為輝煌時代留下了重要的宣傳作品,并與時俱進譜寫著新的篇章。

2019年,習近平總書記關于“四好農村路”重要批示五周年之際,“我家門口那條路”融媒體宣傳正式啟動。新穎的表達、大眾的參與,讓這個活動迅速在互聯(lián)網形成爆款,迄今為止已經產生10多個閱讀量過億的微博話題。

2021年,建黨百年之際,“沿著高速看中國”大型宣傳活動橫空出世。以高速公路為脈絡,串聯(lián)起神州大地的紅色路、文化路、小康路、振興路……央視《新聞聯(lián)播》密集報道、融媒直播持續(xù)開展,全網觸達量超過70億……高速公路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為社會大眾熟知。

依托這兩個宣傳IP,“我家住在長江邊”“我們一起去看海”“坐著高鐵看中國”“江河奔騰看中國”“行在鄉(xiāng)村 游在路上”……主題宣傳高潮迭起,交通形象不斷提升。

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事記中,記錄了24項交通工作;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中,則留下了38項交通記錄……交通始終與新中國同行、與新時代同行,在每個時代都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2019年,“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——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”在北京展覽館開幕,展覽陳列了54項交通展品,其中有22項的新中國“第一”。2022年,“奮進新時代”主題成就展開幕,其中展出了320件交通元素。交通,時刻記錄著時代,不斷刷新著歷史。

2016年、2021年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相繼發(fā)表了《中國交通運輸發(fā)展》《中國交通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》白皮書,以8種文字向全世界公布,記錄新時代交通運輸的輝煌成就。與此同時,《中國公路史》《中國水運史》等交通史志,和《中國橋譜》《中國船譜》等一道,見證了盛世修史的交通輝煌。

在快速發(fā)展的同時,交通文化也不斷與時俱進、開拓創(chuàng)新。“交通強國”App上線,交通新媒體賬號爆款頻出。建黨百年之際,“強國有我 開路先鋒——慶祝建團100周年交通大聯(lián)播”啟動,以100家交通新媒平臺播放、200多家交通青年團隊參與的磅礴氣勢,向社會展示了交通強國力量和交通青年風采。

與此同時,交通運輸行業(yè)與時俱進創(chuàng)新文化建設、形成文化品牌。迄今為止,已有2046個品牌參與行業(yè)的文化展示活動,超過1000家單位參與交通強國好故事宣講。其美多吉、方秋子、陳傳香、王建生……一大批交通先鋒成為強國故事的宣講員、傳播者,讓社會大眾看到了交通強國、開路先鋒的時代風采。

2023年,網絡小說《長樂里:盛世如我所愿》的紙質書正式出版發(fā)行。這部從古到今的“逆穿”小說,描摹了新中國成立前人們對盛世之景的向往。當1941年代的電工趙殿元穿越到新時代,他深深地為上海虹橋站所震撼,不由感慨“生在現在,真是幸福”。新時代的交通運輸事業(yè),在黨的領導下,把衰敗凋零的景象變成了欣欣向榮的氣象,也面向未來勾勒了交通強國的美好圖景。

黨中央、國務院印發(fā)的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》提出,要培育交通文明。推進優(yōu)秀交通文化傳承創(chuàng)新……講好中國交通故事。長路在前、壯志在胸,在奮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征程上,必將締造交通強國文化新的輝煌!